蚕桑文化之绵阳市盐亭县

2024-08-29  来自: 成都市醉风彩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61

丝绸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里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。盐亭作为传说中的蚕桑文化和丝绸文明的发明创造者——嫘祖的出生和归葬之地,素有“华夏母亲之都、世界丝绸之源”的美誉。据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相关负责人介绍,嫘祖文化作为炎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、炎黄子孙和衷共济、强盛中华的情感纽带和精神动力。

桑蚕丝绸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,是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呈现。蚕桑丝绸产业涉及种植养殖、加工制造、商贸流通、文化创意等各领域,聚集了大量中小微企业、农户、商户、合作社等经济组织,是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典型。

 

嫘祖,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元妃,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女祖。她首创蚕桑、编绢制衣,开启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丝绸文化,被尊为先蚕;她始兴婚娶、崇尚礼仪,倡导人伦纲常,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婚姻制度;她协和百族、帛化干戈,奠定中华文明和谐之道,是和平文化的代表;她协助黄帝、统一中原,促进了炎黄民族融合发展,奠定了中华千秋家国的根本基因。她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母亲,是华夏文明的奠基人,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一座远古丰碑。

嫘祖故里在盐亭

关于嫘祖早的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,《山海经·海内经》记载,黄帝妻雷祖,生昌义,明确记载嫘祖是黄帝的妻子。先秦典籍《世本·卷一帝系篇》记载,黄帝居轩辕之丘,娶于西陵氏之子,谓之嫘祖,产青阳及昌意,再次证明嫘祖是黄帝的妻子,并提出嫘祖为西陵氏之子,即为西陵人士。西汉司马迁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记载,黄帝居轩辕之丘,而娶于西陵之女,是为嫘祖。嫘祖为黄帝正妃,生两子,其后皆有天下。东汉皇普谧《帝王世纪》载,元妃西陵氏女,曰累祖。晋、唐、宋、元诸多典籍均记载,嫘祖为黄帝轩辕氏正妃”“元妃,即正妻,嫘祖出生在西陵。(注:引文中”“皆通。)

嫘祖为西陵人士是确信无疑的,那么西陵具体又是哪里呢。司马迁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记载,嫘祖为黄帝正妃,生两子,其后皆有天下。其一曰玄嚣,是为青阳,青阳降居江水。其二曰昌意,降居若水。昌意娶於蜀山氏女,曰昌仆,生高阳,……是为帝颛顼也。若水即今岷江,哺育成都平原的闻名世界的都江堰就在岷江上。蜀山即现在的瓦屋山,位于四川盆地西沿的眉山市洪雅县境内。这段史料表明,上古时期,中原与蜀地就有密切的交往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蜀之为邦,天文,井络辉其上;地理,岷山番镇其域;五岳,则华山表青其阳;四渎,则文江出其徼。故上圣大禹生其乡,媾婚则黄帝婚其族,大贤彭祖育其山,列仙王乔升其岗,明确记载黄帝与蜀地通婚,其妻为蜀地人。综上,嫘祖出生地西陵在蜀地无疑。李白之师、唐代著 名韬略家赵蕤撰写的《嫘祖圣 地》碑文,还原了西陵的具体位置。该碑原立于盐亭县嫘祖镇嫘祖山嫘轩宫,在此读书的学生王映维将碑文抄录珍藏。1947年雷暴损毁唐碑,后村民集   资重建《嫘祖圣 地》碑。碑文写道:女中圣贤王凤,黄帝元妃嫘祖,生于本邑嫘祖山,殁于衡阳道,遵嘱葬于青龙之首,碑碣犹存……忆宫史,据前碑所志,补建于蜀王之先祖蚕丛;后文翁治蜀,大加阔筑;历经兵燹,已三缺三圆矣……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,信哉,女圣嫘祖诞生之地矣!泐石铭碑,以诫后嗣。该碑文明确记载了嫘祖出生、归葬之地,即在今四川省盐亭县嫘祖镇。

时至今日,在盐亭县境内,尤其是嫘祖镇及周边乡镇还存在100余处与西陵有关的地名,如西陵川、西陵山、西陵垭、西陵湾、西陵河、西陵寨、西陵寺等,这些地名是盐亭县为古西陵的有力证明。同时,与嫘祖文化有关的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多达200余处,如嫘轩宫、嫘祖殿、烽火台、祭天坛、水丝山、蚕姑庙、丝源山、织丝坪、三锅桩、藏丝洞、蚕娘洞、轩辕坡、阳春庙等。这些地名遗迹构成了嫘祖故里独 特的文化现象。

考古证实,盐亭在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,并创立了文明。在嫘祖镇、西陵镇等地陆续发掘出的剑齿象化石、巨犀化石;与丝绸、蚕文化有关的古桑残骸、硅化桑木化石、金蚕、铜蚕、陶制蚕、玉蚕蛾;新石器时代的石斧、玉璧、石环、红陶灰陶残片、陶俑、陶蚕、陶蛾、青铜凤鸟、玉雕龙凤等一百多件文物。这些出土文物也是对盐亭是古丝绸文明的发源地,且与中原文明息息相关的有力证明。

近年来,许多专家学者对嫘祖其人及其功绩、出生地和归葬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论证。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、民进中 央主 席、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,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、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、首席科学家李学勤,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、博士生导师、中国先秦学会副会长段渝,中国古都学会会长、陕西大学教授朱士光等便是其中的代表。许嘉璐2016年在会见时任盐亭县委书记袁明时指出,盐亭是嫘祖故里和丝绸发源地。李学勤在其主编的《炎黄汇典》记载,盐亭县……相传是黄帝正妃先蚕嫘祖的诞生地和归葬地。段渝在《嫘祖与中国丝绸的早期起源》一文中,通过时代、地理、方位、流域、近邻、民俗六个方面充分论证,得出盐亭位于古西陵国境内的结论。朱士光在他主编的《历代文献汇典》中明确嫘祖诞生在古西陵,今四川盐亭县

2000年,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正式确定盐亭为嫘祖故里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《中国历史》,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、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《四川社会与历史》等教科书都明确了四川盐亭是嫘祖故里

嫘祖的文化遗迹与美丽传说

盐亭人民历来重视蚕桑,有栽桑养蚕、缫丝织绸的传统,盐亭产的鹅溪绢唐代为贡品,宋人书画尤重之。盐亭人民历来尊奉嫘祖,每年先蚕节、酬蚕节均要隆重祭祀,民间流传着大量关于嫘祖的传说。

西陵之女。相传,古西陵部落的嫘祖山半山坪上,住着一户人家,丈夫叫羲诚,妻子叫岐娘。一天晚上,岐娘躺在床上,迷迷糊糊中仿佛看见王母娘娘坐着鸾车直奔嫘祖山而来,并赐予她一只五彩缤纷的凤鸟,彩凤入怀。岐娘一惊,猛地醒来,原来是个梦。岐娘叫醒丈夫,将梦中情景告诉他。不久,岐娘便怀孕了。

翌年二月初十凌晨,岐娘生下一个女孩。夫妻二人为感恩王母赐凤,给女儿取名凤姑。后来人们便把嫘祖降生的地方叫嫘祖山,现位于盐亭县嫘祖镇。

采果奉亲识天虫。传说凤姑十岁那年,父母因故受伤,她便采摘山果侍奉双亲。凤姑在采摘桑果时,发现一种形如马头色泽麻白的昆虫在吃桑叶,虫儿十分温驯讨喜。过了一段时间,凤姑发现它们吐着细长的白色粘丝,将自己紧紧包裹起来,成为了椭圆形的蛋蛋。又过了一段时间,这些蛋蛋破茧成蝶,并在桑叶上产下一排排虫卵……

凤姑发现天虫的地方叫桔树坡,现位于盐亭县嫘祖镇青龙山北面,紧挨着嫘祖穴。

抽丝缀衣养家蚕。凤姑在和蛋蛋玩耍时,意外发现把蛋蛋的外层茸毛扯下后,就会露出一个丝头,丝头轻轻一抽,就能抽出长丝,将丝搓成细绳可以编缀破损的树皮衣。且衣服更加轻薄舒适。凤姑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母亲岐娘,母女俩开始了缫丝的实践,终于找到了缫丝的方法。父亲羲诚把这种吐丝缠绕自己,丝能编缀衣服的天虫定名为。后来人们叫它,把天虫结的蛋蛋

后来人们把凤姑家养野蚕的地方叫作紫霞坪,紫霞坪又叫底下平,紧挨着嫘祖墓北面。

建坊缫丝制丝衣。随着野蚕家养规模的不断扩大,蚕茧越来越多,凤姑不满足于抽丝作缀线,希望用充足的蚕丝,织成轻软有韧性的丝衣。她无意间看到蜘蛛在桑枝间结网,悟出了编织丝衣的方法。凤姑得到父亲和族人的支持,建起了缫丝作坊。凤姑缫丝的作坊叫丝织坪,现位于盐亭县嫘祖镇,紧依嫘祖穴。

嫘轩联姻。黄帝是轩辕氏的首领,在中原瘟疫流行时来到西陵,用制作车犁的方法和农耕方法换取嫘祖的舅父岐伯消除瘟疫的药 方。在岐伯引荐下,黄帝与凤姑一见钟情,并命仓颉为凤姑造字,相约在中原瘟疫消除后迎娶凤姑。仓颉在土地神像旁泥塑了个字,意为:凤姑从田间取丝,制衣为民,从此凤姑以嫘祖称。

农历六月初六,嫘祖与黄帝在嫘祖山青龙岭举行了隆重的结婚仪式,婚后嫘祖和黄帝住在青龙山行宫里,后取名嫘轩宫,位于现盐亭县嫘祖镇青龙山青龙场。

崇尚礼仪,教化四方。上古时期,混乱无序,不讲究天理伦常。嫘祖当上西陵首领后,立志改变。她召来九位长老,商议制定了人伦纲常,并颁布礼仪,教化族民。西陵大兴礼仪,文明开化之风令其他首领羡慕不已,纷纷派人前来观摩学习。

嫘祖与黄帝缔结婚姻后,伴随黄帝巡游天下,除了教授蚕桑外,还推广礼仪、大兴嫁娶,教化四方,深受百姓爱戴。

始兴嫁娶,大倡婚姻。 上古时期婚姻比较混乱,群婚、乱婚和抢婚是基本的形式,混乱的婚姻形式给部落内部甚至部落之间带来了苦痛。

鉴于落后的婚姻带来的弊端,嫘祖和九位长老一起商议决定:废除群婚,废除乱婚,严禁抢婚,严禁近亲婚配,提倡部落之间通婚。

经过不懈的努力,群婚、乱婚、抢婚等不文明的风俗习惯消失了,族人和谐相处,团结友爱,中华远古先民从野蛮走向文明。

帛化干戈,协和百族。相传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,为争夺土地和财富发生了多次战争,双方在阪泉交战,经过三次激烈的战斗,黄帝打败了炎帝。按当时的战争习惯,战败者会被处死。然而,嫘祖不同意这种做法,她采来羊角果为比喻,劝说黄帝和炎帝大家为同根所生,应该和解,结成联盟,才能发展壮大。最终炎帝向黄帝敬献玉帛,表明愿意永休战火,在黄河之滨,两部联盟,两族人合二为一,成就了伟大的炎黄联盟。炎黄部落代代相传,这也是我们自称炎黄子孙的来历。

相传嫘祖还劝阻了黄帝对战败的蚩尤九黎族部落的杀戮,帮助他们农耕和放牧,栽桑养蚕,让他们从蛮荒状态慢慢过渡到文明社会。她还协助黄帝,平息部落内部族群之间的争斗,对反叛的族群进行招抚,用仁德感化,用农桑富足。

归葬西陵。中原一统,四海一心,嫘祖和轩辕黄帝却没有停止巡视的脚步,他们走南闯北、教化愚昧、教授礼仪、传播文明,为华夏民族的诞生、发展、传承殚精竭虑,伟大的人文女祖因积劳成疾而仙逝于衡阳道上。

叶落归根,黄帝尊重元妃嫘祖遗愿,命令将嫘祖遗体送回西陵归葬。左青龙,右白虎;前朱雀,后玄武,黄帝钦派的谋臣和西陵国长老们一起商量,最后一致决定将嫘祖葬在能观天察地的青龙山。 

嫘祖崇拜与祭祀

雍水汤汤,嫘山苍苍。巍巍嫘陵,源远流长。元妃嫘祖,青史留芳。首 创蚕桑,丝织衣裳……”嫘祖首 创蚕桑,衣被万民,倡导礼仪,其功德与黄帝比肩。千百 年来,盐亭民间一直沿袭着祭祀嫘祖的重要民俗传统。近年来,省、市、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官方祭祀活动,使嫘祖文化进一步弘扬。

民间祭祀。民间祭祀嫘祖的活动分春礼(即春日祈农祈蚕)、秋礼(即秋日酬蚕)两个时日。春礼就是在嫘祖生日二月初十先蚕节清明节,举行盛大祭祀活动,祈求农桑丰收。秋礼就是在九月十五举行酬蚕节活动,酬谢蚕神赐福。每年的二月初十先蚕节,盐亭各地民众赶蚕神庙会,抬起蚕神嫘祖的銮驾游城,许多庙会唱大戏二至三天;每个蚕农家庭从初二起都要提着香火竹篮,有的还携着少年儿童,前往本乡所有供奉蚕神的大小庙宇,石庙崖龛逐一烧香烛,化纸钱;有些农家甚至烧到三十里外金鸡场的嫘轩宫、天禄观。乡民把这种到处烧香的活动叫做烧遍香西陵祭

蚕农祭祀蚕神嫘祖的供品主要有水饺、糍粑、蚕茧、红苕等。特别的是嫘祖镇、西陵镇一带献红鞋,蚕农们认为嫘祖教民育蚕,跋山涉水,十分艰辛,用手工做成红鞋,进香拜蚕神嫘祖时作为祭品供奉,祈祷蚕桑丰收,出行平安。

《盐亭县志·行会》载:丝布邦,传说轩辕黄帝之妻嫘祖,教民养蚕。丝布邦,疋(pǐ)头行,纺织业敬奉嫘祖为行业神,缝纫业敬奉轩辕为行业神,并有嫘祖会’‘轩辕会会期。每年九月十五日(酬蚕节)祭祀嫘祖、轩辕。随着嫘祖文化研究和宣传的不断深入,祭祀华夏母亲嫘祖的各种活动广泛开展。

官方祭祀。百 年来,官祭与民祭相辅相成,形成纪念嫘祖的浓厚氛围。自古以来,黄帝元妃嫘祖西陵氏作为朝廷和皇 室承认的先蚕,享受皇 家之祭礼,历代因之。近代以来官方祭祀活动因为战争一度中止。改革开放后,嫘祖祭祀活动又恢复昔日的盛况。而今,盐亭县作为嫘祖故里,不仅多次与雅安市、黄陵县等地合作开展祭祀活动,自2016年开始,更是以一年一度的先蚕节为平台,举办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祭祀嫘祖。祭祖仪式包括击鼓鸣炮、敬献花篮、净手上香、敬献贡品、恭读祭文、施行拜礼、乐舞告祭、祈福中华等。活动还采用网络直播方式,让更多海内外华夏儿女见证祭祖盛况,感受华夏儿女一脉相承的文化信仰,成为海峡两岸民众表达慎终追远、饮水思源之情,共同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,增进了解和共识的盛会。大力弘扬嫘祖的人文精神和历史功绩,有利于构建海内外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,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,推动地方文化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。

成都市醉风彩科技有限公司,专营 美颜桑燕窝桑葚酒 美人桑组合装 美人桑玫瑰桑葚酒 美人桑精酿桑葚紫酒 等业务,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,联系电话:15008484167

CopyRight © 版权所有: 成都市醉风彩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:蜀ICP备2024072674号-3


扫一扫访问移动端